哇,繁体! | 网站帮助
飞速中文网 > 奇幻玄幻 > 大明1805 > 大明1805最新章节列表

第554章 核动力舰艇

加入收藏】【添加书签】【返回书页

飞速中文.com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第554章核动力舰艇

大公三年十一月五日傍晚,应天府新都城文华殿皇帝办公室。

朱靖垣收到了天南大陆发来的喜讯。

聚变炸弹实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聚变炸弹在实验中释放出的能量,大约相当于五百万吨标准炸药。

朱靖垣非常满意的暗自点头,亲自动笔写了一封嘉奖和鼓励的诰书。

给相关的机构下达命令,整理好现有的实验和生产数据,尽快生产一批测试型号同款的聚变炸弹。

同时继续准备在更多情况下的实弹测试,寻找合适的使用方法和合适的当量。

尽快设计生产出针对不同用途的新式聚变炸弹。

朱靖垣写完了这些理所当然的命令之后,把文件交给通政司的去向下传达。

然后拉开抽屉,拿出另外一封自己专门放在手边的报告,和刚收到的聚变炸弹实验成功的报告摆在一起。

或者可以说是指示,在总体方向上的提醒和建议,以及在规格和参数上的要求。

装上最新完成的五百万吨当量的三相弹,不到一公里的误差已经不是无法接受的了。

如果战争在两三年内结束的话,这些新东西应该就没有机会上战场了。

螺旋桨在潜艇的正后方,而不再是舰体的下方。

甚至于,对于噪音控制相关的研究,都还没有形成很完善的体系。

“若陛下有令,在一年内就可以正式开工。”

单就核潜艇外形方面,直接抛弃了已经成熟的柴电潜艇的外形。

这些东西真正实用化,也许还需要一些时间,但也仅仅只需要时间了。

反例是法兰西的戴高乐号航母,只装了两个潜艇用的反应堆,最多只能跑到二十七节。

朱靖垣翻着手上的文件,也听着李锐在旁边做了简单的说明和介绍,了解了目前的核潜艇的情况。

潜艇潜航时完全没入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等于船的体积。

第一批专用的火箭发射基地已经完工了,运载火箭的技术验证实验已经做了好几次。

“将进入舰用反应堆的实际生产环节,预计三到五年的时间内可以装船。

朱靖垣前世第一型核动力航母企业号(cvn65),使用的反应堆就是在潜艇反应堆基础上修改而来的。

核潜艇的反应堆装到航母上当然也能用。

需要用于储存燃料的空间和重量也越来越大。

常规动力航母平时只能维持二十节航速以节省燃料,基本上只有在在战斗状态下才会把速度拉满到三十节。

“禀陛下,设计动力输出功率八万马力,用于大中型水面舰艇的核反应堆。

命中率和使用成本以及打击效率,都远不如用轰炸机直接投放铁炸弹。

后续的攻关目标,就是让弹头进一步小型化,不断地提高命中率和可控性,不断地提高射程和有效载荷。

朱靖垣心中盘算着局势,继续处理自己的公务。

这时候,弹道导弹相比飞机而言,还有打击速度更快,更加难以防御,以及不需要让飞行员涉险的优点。

朱靖垣这个皇帝在海军上的观点,一贯都是喜欢稍微搞大一点,同时喜欢搞快一点。

本来按部就班的执行,可能需要五年的目标,最终只用了三年就基本完成了。

军械部尚书李锐首先给了朱靖垣一份文件,关于核潜艇及核潜艇用反应堆的简要说明。

然后靠在宽阔舒适的椅背上,非常惬意的端起茶杯了喝了一口,心情很不错的看向窗外的天空。

小鹰级四号舰肯尼迪号(cv67),是在企业号服役之后开工的,本来计划是在建设过程中改成核动力。

到了尼米兹级设计的时候,他们更是坚决不同意采用冗余度更高,设计难度更低的四个中型反应堆的方案。

结果国会山的老爷们被企业号的建设和维护费用吓怕了,最终继续作为常规动力航母建成。

朱靖垣前世的早期核潜艇用的反应堆,功率甚至不到两万马力,目标仅仅是让几千吨的潜艇跑二十五节。

朱靖垣登基至今已经满三年了。

把军械部的负责人,核动力项目相关负责人,召集起来开了个会。

因为水面舰艇的排水量,航行时排开的水的体积,就是它水线以下部分的体积,这部分体积还是不规则的倒梯形。

这个功率和动力比,能让这艘潜艇的最大潜航速度达到35节。

这个建设和维护成本仍然会比较难看。

所以朱靖垣不追求极限的用两个大型反应堆,而是给出了四个以内的相对宽松标准。

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可以在年前下水,询问朱靖垣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指示。

八到十万吨级别的大型航母,要达到最少三十节的门槛,至少需要二十万马力。

正式的运载火箭设计在今年下半年已经基本完成,现在已经在专门建设的火箭制造工厂开工生产了。

潜航速度一旦超过二十节,那声呐反馈就和水下开火车一样,已经根本没有任何隐蔽能力了。

“准,军械部组织人手,开始核动力水面舰艇的详细设计,图纸完成后报朕审阅。”

误差将近一公里,载荷只有两吨的导弹,用来投射常规炸弹的话,在实战中的作用其实是比较有限的。

同样排水量的船体,使用同样功率的发动机,潜艇比水面舰艇要快很多。

朱靖垣看了之后,没有想着去造船厂主持下水仪式,但是却直接去了一趟军械部。

但这种导弹本身就是为了装载核武器而准备的。

关键是建设成本异常高昂,几乎是一艘小鹰级的两倍,维护起来也是非常的麻烦。

让他们现场给自己详细说明了一下具体的情况。

最大的问题是核潜艇用的反应堆输出功率对航母而言太小了。

李锐马上如数家珍的报告说:

朱靖垣微微抬手,示意他们都坐下,然后开始讨论规划细节。

但是拥有近似无限续航力,拥有超出实际能力的威慑力的核动力航母,仍然是未来海军的必然选择。

以后根据服役之后的测试反馈,再设计用于量产的核动力潜水艇。

随着核武器在战争中直接使用,“核动力”三个字的威慑力和鼓舞作用,也会随之直线上升。

吨位上去了,相应的配套的核反应堆经过轮机输出的轴功率,也达到了四万马力。

报告上说明,设计生产完成之后,连续试射了十枚同型号导弹,取得了全部合格的成绩。

李锐和相关人员立刻起身答应着:

而且,潜艇噪音级别是与速度的立方成正比的。

比如说亲自主持下水仪式。

水面舰艇不会全部没入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远小于船本身的体积。

现在最重要的战略导弹和氢弹也完成了,实验性质的核潜艇应该也快要下水了。

核潜艇用的反应堆,与核动力航母用的反应堆,其实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同时也知道,六千吨也是比较合适的早期攻击核潜艇的吨位。

不过现在的大明,也还没有实际去折腾八个反应堆的企业号,关键是在财政上比美利坚当时更加宽裕。

朱靖垣询问了一些细节问题之后,对相关人员表示了赞赏和鼓励,然后问了另外的问题:

“水面舰艇用的大型反应堆的情况和进度如何?”

是历史上最早的核潜艇鹦鹉螺的二点六倍。

比绝大部分水面船舶都要快。

为了满足航母的航速需求,直接装了八个潜艇用反应堆,就传统大型舰船的锅炉一样多了。

如果按照核潜艇的工程管理方案,现在开始设计核动力航空母舰,那最快三年之后就能下水了。

单纯的对比轮机的能量输出功率的话,核动力航母其实并不比常规航母更高。

企业号的缺点是反应堆数量太多,占用了大量的舰体内部空间。

等过了年就可以进行正式的“假月”发射实验了。

再加上对核动力战舰的需求并不迫切,也不需要马上拿潜艇用的反应堆来凑合。

核动力航母相比常规动力航母的最大优势其实是续航能力。

潜艇完全潜水航行的时候,才能发挥出螺旋桨全部的功率。

大明第一种战略导弹的设计目标,是最大射程三千五百公里,最大载荷两吨以上,误差一公里以内。

朱靖垣盯着两份报告看了一会儿,交叠在一起递给身边的牛鉴:

“复印保存,送入社稷库档案馆存档。”

在纯粹的武器威力的层面,大明现在已经几乎走到头了。

再加上,现在这艘潜艇,本来也是技术验证和实验用的,甚至都没有做量产的准备。

朱靖垣在这件事情上基本没有怎么犹豫,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在这样的基础上,大明的核动力航母的设计和建设难度,显然会比尼米兹的时候更加轻松一些。

潜艇用反应堆装船完成,大型舰艇用反应堆的陆上试验堆也完成了建设。

那是“一型战略弹道导弹”的海上实弹打靶验收报告。

现代的核潜艇潜伏和隐藏的时候,通常都会将速度控制在十节以下。

也就是朱靖垣前世那些成熟的核潜艇和AIP潜艇的最终形态。

所以就开了一个专门的项目去单独开发。

在排水量数据上,潜艇与水面舰艇不同,不采用空载和满载的区分,而是用水下和水上来区分。

“陆上反应堆持续运行半年之后若没有问题,或者解决了出现的问题之后持续运转三千个小时的话。

吨位太小的话,在功率和武器上限制都太大。

大明第一型核潜艇的水下排水量直接达到了六千吨,相比以往的传统柴电动力潜艇直接翻倍了。

潜艇用的中小型反应堆进行陆上测试的时候,大型水面船舶用的大中型反应堆也开始了设计。

这个世界上,自己的认知中,能够成功制造出来的武器,终于被自己掌握了。

只不多现代水面舰艇基本都有直升机,潜艇跑的再快也跑不过直升机的速度,一个反潜导弹下去潜艇就没了。

所以航母要用潜艇的反应堆就必须堆更多的数量。

朱靖垣三年前亲自拍板决定,将核动力反应堆的陆上实验,与核潜艇本身的设计和建设,这两个工程同步进行的工程管理方案,最终基本没有出现纰漏。

放到二战的舰队航母中都是垫底的存在。

改用了完全针对潜航设计的拉长的水滴形态。

走向多弹头、多载具、全天候的全面打击模式。

因为核潜艇工程能够如此顺利的提前完成,有朱靖垣亲自指导和决定的功劳。

三年前制定的各种计划和目标,在今年开始陆续落地实现了。

再加上随着战舰的尺寸越来越大,常规动力的缺陷也越来越大。

水下排水量相当于水面舰艇的满载排水量。

理论上极限三十五节的速度,实际上只是用来在非战斗状态下快速赶场,以及能够跟随航母编队作战用的。

相比朱靖垣历史上的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也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陆上试验堆的建设现在已经基本完工了,预计年后开工之后就可以正式点火测试了。

根据浮力原理,舰艇的“排水量”,等于舰艇排开的水的重量,等于舰艇本身的总重量。

真正进入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层面。

大明的科研计划都是一环扣一环的。

“核动力航母、战列舰、巡洋舰的作图题设计也基本完成。

大明的第一艘,也是这个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潜水艇,在设计之初当然也有朱靖垣的直接指导。

在水面航行的时候,由于螺旋桨距离水面过浅,反而无法释放全部功率。

核动力航母可以始终保持尽可能高的航速,可以保持二十五节以上的速度跑遍全球。

五百万吨级的核弹周围一公里内都会被直接抹除的。

与后世成熟的攻击核潜艇基本相当。

舰用核反应堆的陆上的测试堆顺利通过了验证。

理想目标是将噪音水平控制在海洋底噪以下,也就是让被动声呐完全无法发现的程度。

要求使用设计难度最大,冗余度也较低的两个大反应堆的方案。

在冗余度和技术难度以及使用成本上都比较合适的数量。

主要是普通人看到名字里面有核,多半都会理所当然的相互联想。

“臣等领旨。”

大明现在的第一代潜艇用反应堆,功率就已经达到了四万马力,但对于航母而言仍然不太够。

虽然“核动力”与“核武器”根本不算是一个类型的东西。

以后得尼米兹和福特级的速度都不如企业号。

所以哪怕核动力船舶维护起来比常规航母麻烦很多,终身使用成本比常规航母高很多,实际部署时间比常规航母低很多。

大明现在这第一艘核潜艇,对于噪音控制这种“高端”需求,也并没有做很高的追求。

不过泰西方面的战争,也已经到了新的关键节点。

朱靖垣的猜测没有错,在氢弹实验成功之后仅仅过了半个月,十一月二十二日的时候,军械部送来了新的消息。

实际装船用的反应堆成品,也在潜艇建设的最后节点上完成了。

核动力船舶并不会发生核爆炸,当然也不会起到核武器的作用,也不会拥有无限大的能量。

至少要六座反应堆,才能把十万吨航母的速度,推到三十节的及格线以上。

潜艇的排水量,排开的水的体积,就是潜艇本身的全部体积,还可以是阻力最小的水滴形。

所以现代水面舰艇大部分都追不上放开了跑的核潜艇。

而这么多的反应堆也让让企业号成了有史以来航速最快的超级航母。

朱靖垣要回忆和说明前世的经验,提出一些明确或者不明确的细节要求。

也听取工匠们的奇思妙想,如果根据自己的经验能做出判断的,就直接做出决定。

自己无法直接判断的,就拍板拨款让他们去做实验来验证。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www.feibzw.com

手机请访问:https://m.feibzw.com/chapter-40830-38307465